微信客服

官方抖音

服务热线: 400-0371-345

1

动力电池回收标准难点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完善电池回收标准体系面临诸多难点: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完善电池回收标准体系面临诸多难点:

  1. 电池残值测量标准难统一:动力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容量会逐渐衰减,当衰减至80%以下时达到退役状态。但目前对于动力电池的健康度SOH有多种定义,包括根据容量衰减、剩余放电量、剩余循环次数以及内阻定义等。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在测定动力电池残值剩余量的标准时存在困难,难以形成统一、明确的标准。
  2. 金属价格波动影响标准制定:金属价格是决定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盈亏的关键因素,其受资源供给、技术进步、下游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存在技术周期和产能周期。金属价格的不确定性既影响动力电池回收的商业模式,也给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得在制定回收标准体系时难以准确考量成本和收益等经济因素。
  3. 梯次利用技术标准制定困难: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是重要的回收方式,但梯次利用方式、安全性等因素给标准制定带来困扰。标准过高会导致梯次利用市场萎缩,标准过低则不利于梯次利用市场的长期发展,因此在制定相关标准时需要平衡多方面因素,难度较大。
  4. 政策条款和技术标准细化不足: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缺乏强制约束性,虽然规定车企承担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但新能源汽车出售后,动力电池所有权归消费者,车企无法直接回收。同时,退役电池的技术标准覆盖范围虽广,但细化程度不够,不同制造商的电池组规格、型号不同,梯次利用重组不规范等现象依然存在,影响标准的落地实施。
  5. 电池规格差异大:市场上不同制造商生产的电池组规格、型号各不相同,这使得在制定统一的回收标准时面临巨大挑战,难以涵盖所有类型的电池,导致梯次利用重组不规范等问题。
  6. 行业发展阶段限制: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回收成本高、利用率低、行业技术规范不完善等问题。行业的不成熟使得在制定标准体系时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难以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标准。

一直在寻找安装简单、智能控制的机动车报废拆解解决方案?

可拨打电话或在线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您的需求

如您还有其他问题
请立即联系我们

立即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0371-345

邮箱

13513801000@126.com

免费获取定制方案

相关新闻推荐

查看全部新闻

产品推荐